当我们谈冥想时,我们谈些什么?

只要会呼吸,就能做冥想

  1. 冥想应该在哪里练习?

    冥想对场所没有特别要求,不过不同的练习内容,也会有更适合的练习环境。冥想中有「正式练习」和「非正式练习」之分。

    正式练习意味着在一天中拿出一段足够的时间,专门进行冥想练习。留出充足的时间可以保证你能够深入地进行正念训练。比如「呼吸练习」「新手入门」等等,更推荐你在固定的位置开始练习。

    而非正式练习则是你在进行任何日常活动,比如通勤、散步、刷牙时,进入专注和冥想的状态。对于这样的练习,则鼓励你随时随地进行,无论是家中、室外、通勤路上还是办公室角落,都可以成为你的冥想练习场所。

  2. 一天中什么时间适合练习冥想?

    冥想练习没有任何时间限制,在一天中的任何时候,你都可以随时开始。

    对于初次体验冥想的人,相对固定的时间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正念练习:比如清晨起床之后或是夜晚入睡之前。当你更熟悉之后,你也可以尝试在通勤、午休、课间等碎片时间进行练习,让冥想成为你的生活日常。

  3. 每次练习时间应该有多长?

    冥想练习并不强调每次持续了多久。在刚开始练习冥想时,你不需要为自己定下任何时间上的目标。这种目标适合长期练习者,但不适合初学者。随着练习程度的加深,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,再逐步延长练习冥想的时间。

  4. 我可以采取什么姿势练习冥想?

    通常来说,练习冥想只需要你舒服地坐着或躺着,保持脊椎自然挺直就好。如果你是有经验的练习者,想要挑战自己,你也可以尝试盘坐。当然你还可以根据具体场景来选择一种合适的姿势,例如:

    • 在清晨醒来后:你可以选择盘坐在床上或者垫子上,交叉双腿,两只脚分别放在另一条腿的膝盖下方,双手自然放在双膝上,挺直脊背。

    • 在办公室午休时:你可以端坐在椅子上,双脚平放在地面,双手自然放在双腿上,挺直脊背。

    • 在夜晚入睡前:不妨平躺在床上,让双腿与肩齐宽,双手自然放在身体两侧。

    不过要记得,不管选择什么样的姿势,你感受舒适放松,能够保持专注最重要。

  5. 准备开始第一次冥想了,有哪些步骤?

    如果这是你的第一次冥想,你可以从以下几步开始:

    • 找一个舒适的地方坐下
    • 松开腰带等让你有束缚感的衣物
    • 摘下眼镜、手表等身上多余的物品
    • 打开潮汐,选择「轻冥想」或者其他你喜欢的冥想练习开始播放
    • 跟随着音频中人声的引导,放松身体,集中你的注意力

冥想之旅并非一帆风顺

  1. 不喜欢人声怎么办?

    冥想更多地是与自己有关的练习,对于一些初学者来说,冥想音频中人声的引导只是为了帮助你理解如何进行冥想。如果你不喜欢人声,也可以试着觉察和接纳这种感受,看看它会不会给你带来新的体验。

    当然,如果你觉得人声严重影响了你冥想的体验,也可以换一个朗读者,或者只是听着声音场景开始练习。

  2. 总是走神怎么办?

    走神是一个很常见的情况。你不必因此气馁,更不必指责自己。

    在觉察到走神的时候,你可以将注意力重新收回到练习前设定的专注锚点上。如果你专注的锚点是呼吸,那就继续感受每次吸气时,空气带来的微微清凉,每次呼气时,温暖湿润的气体再一次掠过的感觉。

    你可以带着开放和接纳的心态,保持觉察,平静地面对每一次细微的变化。

    如果你刚开始练习不久,还不太适应觉察自己走神的情况,也可以跟随着冥想练习音频的引导,听听音频中的人声是怎么带领你觉察走神的过程的。

  3. 冥想过程中出现其他干扰怎么办?

    即便选择了尽可能安静且不被打扰的地方练习冥想,偶尔还是会有意外造访。

    此刻,你的注意力可能会被这“意外的访客”吸引过去。没关系,这是很自然的事情。不必抱怨被打断了,你需要做的,只是继续你的冥想:将注意力重新放回你设定的专注锚点上,觉察自己被打断后产生的变化。

  4. 冥想过程中,我需要保持一动不动吗?

    冥想并不会要求你“一动不动”。

    相比姿势和动作,更重要的是在练习的过程中,有意识地觉察。 比如,坐下一段时间后,当你的双腿开始发麻,你可以先试着感受发麻的感觉,它可能会慢慢消失。但如果实在难以忍受,你也可以轻轻动一动。最重要的是,你一定要意识到自己此刻在做什么、以及是怎么做的。

  5. 有不舒服的情绪体验怎么办?

    冥想时,如果有任何让你感到不舒服的情绪出现,不要拒绝,也不要试图控制。你可以带着好奇心,把自己当做一个旁观者,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它:感受一下它给身体带来的变化,让自己和它待一会儿。

    但如果这样的情绪过于强烈,请记得关心自己的状态,及时中止练习。等你感觉好一些了,可以再回来看看当时发生了什么。

  6. 有不舒服的身体感受怎么办?

    冥想练习会提高你对身体的感知能力,让你更容易感知到以往被忽略的身体感受,比如隐约的疼痛。不用太过担忧,这是一个很正常的情况。

    这时,你可以先将注意力放到疼痛的地方,随着每一次的呼吸,去感受疼痛的变化,让它慢慢放松下来。

    随着练习深入,如果疼痛在减弱,那么当你再遇到类似疼痛时,就可以沿用上面的方法缓解。

    如果疼痛感没有减轻,甚至愈演愈烈,我们建议你寻求专业医生的意见。

  7. 练习冥想过程中不会放松怎么办?

    如果你觉得自己身体僵硬、无法放松下来,你可以试试下面的小练习:

    用力握紧拳头,坚持 10 秒,然后快速松开手。在你松开手时,那种不紧绷、自然舒展的感觉,就是放松。

    因此,只要让你自己处在一个不试图刻意控制、且相对舒适的状态中,其实就是在放松了。

  8. 为什么没有办法感知自己的身体感受?

    不同的人对感知自己的能力不尽相同。有的人心性敏锐,感知能力很强,而有的人则相对弱一些。 如果发现对自己的感知能力很弱,别紧张,就好像健身可以增强肌肉一样,持续练习冥想就是在提高这种能力。也许有一天醒来,你就会发现自己能感受到身心上的细微起伏了。

  9. 睡着了怎么办?

    在冥想过程中睡着,这或许是每一个刚开始练习冥想的人都会遇到的体验。因为除了能帮你提高感知能力,冥想还能帮助身体深度放松。而在此时,人是很容易进入睡眠的。所以,如果你不小心睡着了,别担心会错过接下来的练习,不妨趁着这个机会,好好睡上一觉。

  10. 感觉无聊/很傻怎么办?

    对于初学者来说,觉得冥想很无聊或者很傻,是很常见的。但是这意味着你已经开始「评判」,而冥想最重要的就是「不评判」。你可以试着像观察自己呼吸一样,观察「冥想很傻、很无聊」这样的想法是怎么出现的。

    冥想过程中遇到引导语空白,是继续冥想还是停下来? 一般来说,冥想的人声引导中会有 10 秒至 1 分钟不等的空白时间。就好像传统的中国山水画一样,这些「没有声音」的空白就是特意为你准备的留白。

    遇到这些空白,你只需要继续循着之前的引导语描述的方法,按照自己的节奏练习就好。 空白时,如果你的注意力被思绪带走,请再次将它轻轻带回到呼吸上:持续地关注呼吸、看到大脑中划过的思绪,并观察自己当下的情绪和感受。

  11. 跟不上引导语怎么办?

    对于初学者来说,冥想的人声引导起到的作用更多的是指导你怎样练习,应该做些什么,你不用强求自己跟上。

    如果你一直很难跟上人声引导,也可以试着按自己的节奏,将注意力集中在练习开始前让你关注的锚点上就好。

  12. 引导里说的感觉我没有怎么办?

    冥想引导中提到的感觉通常只是一些常见的举例,但是每个练习者的感受都是不同的,你要相信自己真实感觉到的东西,而引导所说的感觉可以作为参考。

  13. 怎么知道我做对了没?

    练习冥想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感受身体和看见自己内心的想法,获得更平和的状态。所以,如果你可以保持对呼吸的观察,在想法飘过时能看见它,情绪出现时能安静地和它待一会儿,那么,这就是冥想。